婚姻出現第三者?解析外遇的成因與應對策略
- 取得連結
- X
- 電子郵件
- 其他應用程式
當婚姻中出現第三者,許多人首先會感到震驚、憤怒、不安,甚至是強烈的背叛感。面對這樣的衝擊,人們常會問:「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?」、「是誰的錯?」、「應該挽回還是離開?」這些問題都充滿著情緒,但如果我們只停留在指責與痛苦中,可能很難真正看清婚外情的根源以及如何走下去。
作為一名婚姻及家庭治療師,我想帶大家透過 博域家庭系統理論(Bowen Family Systems Theory) 的視角,來思考婚外情的成因與可能的應對方向。這不只是關於「出軌的人為什麼會這麼做」,更是關於「婚姻如何發展到這一步」,以及「雙方如何在關係中找到更深層的理解與成長」。
外遇的成因:從家庭系統的角度來看
外遇並非單純的道德問題,而是一個家庭系統中的現象,往往與雙方的情緒互動模式、原生家庭影響,以及個體在關係中的情緒調節能力息息相關。讓我們從幾個博域理論的重要概念來拆解這個議題。
1. 自我區分程度不足(Low Differentiation of Self)
「自我區分」指的是一個人在親密關係中能夠保持內在的穩定,不輕易被情緒淹沒,也能在親密與獨立之間取得平衡。如果一個人的自我區分程度較低,他/她在親密關係中容易因伴侶的情緒而起伏,並試圖透過外在關係來尋找安慰與認同。
👉 舉例來說:
-
有些人在婚姻中感到被伴侶忽視,便透過與第三者的關係尋求情感上的滿足。
-
有些人則因為害怕衝突,不知道如何在婚姻中表達自己的需求,於是轉向外界尋找理解與共鳴。
外遇可能是這些情感需求的「出口」,但真正的問題並非第三者,而是當事人無法在婚姻內部處理自己的情緒與需求。
2. 情緒三角化(Emotional Triangle)
博域理論認為,當兩人關係出現緊張時,最常見的應對方式之一就是引入第三者來分散焦點與壓力,這稱為「情緒三角化」。
👉 婚姻中的三角關係可能這樣運作:
-
一對夫妻在關係中產生長期的壓力,例如溝通不良、親子衝突、經濟壓力等,但雙方都無法直接處理彼此的情緒。
-
其中一方可能轉向與他人發展親密關係,以減輕婚姻中的焦慮。這個「他人」不一定是情人,也可能是過度依賴的朋友、工作、甚至是小孩(例如:把所有的情感投注在孩子身上,而忽略伴侶關係)。
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婚姻中的問題都會導致外遇,但這種「轉移壓力」的模式,確實讓婚外情在某些關係中變得較容易發生。
3. 多代傳遞過程(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)
我們如何在親密關係中表達愛、處理衝突、甚至是看待忠誠,往往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。博域理論指出,家庭模式會透過世代相傳,影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行為與情緒調節方式。
👉 例如:
-
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,父母關係冷漠或充滿衝突,他/她可能無法學習健康的親密關係模式,導致在婚姻中容易感到不安或抗拒親密。
-
有些人則可能重複父母的婚姻模式,例如: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曾有婚外情,這種模式可能在無意識中影響個體對忠誠與關係的理解。
理解這一點,能幫助我們看到外遇不只是個別行為,而是長期家庭動力的延續與再現。
面對外遇:如何從系統角度思考應對之道?
當面對外遇,我們不應只問「該不該原諒?」或「是誰的錯?」這些問題,而是要回到家庭系統,思考關係如何走到這一步,以及該如何打破原有的互動模式。
1. 提升自我區分,穩定自己的情緒
無論是受傷的一方,還是出軌的一方,最重要的是先穩定自己的情緒,而不是在憤怒或恐懼中做決定。學會辨識自己的情緒,提升內在穩定性,才能避免被情緒牽著走,做出過於極端或衝動的決策。
2. 檢視婚姻中的情緒模式
與其問「為什麼對方背叛我?」不如問:「我們的關係是否長期累積了未被處理的問題?」、「這段婚姻中,雙方如何面對壓力?」這樣的提問有助於跳脫二元對立,真正理解婚姻內部的困境。
3. 打破情緒三角化,回到婚姻核心
如果婚姻中的壓力總是被轉移到第三者或其他外部因素上,那麼我們應該試著將焦點拉回夫妻關係本身。這需要雙方有意願進行深入的溝通,甚至在需要時尋求專業協助,如婚姻治療。
4. 理解多代影響,建立新的親密關係模式
認識到自己如何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,並不代表宿命論,而是給予我們選擇權。我們可以選擇延續舊有的模式,也可以透過學習與改變,建立更健康的親密關係方式。
結語:外遇不只是「行為問題」,而是關係的訊號
外遇從來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事,而是婚姻動力長期發展的結果。透過博域家庭系統理論,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婚外情的成因,而不是只將它簡化為道德問題。
如果你的婚姻正在面臨外遇的挑戰,或許這是個契機,讓你回頭看看這段關係的運作模式,思考如何改變互動方式,無論最終選擇修復還是分開,都能帶著更深的理解與成長前行。
你曾經或正在面對這樣的關係困境嗎?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,讓我們一起探討更深層的關係議題! 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歡迎與冼太聯繫,預約15分鐘免費諮詢:
Email: mrs.tobey.sin@gmail.com
Website: http://mrssinfamilytherapy.com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