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婚姻走到盡頭之前:離婚前你應該思考的三件事 | 婚姻輔導 | 離異輔導 |
離婚,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。它牽動的不僅是夫妻之間的關係,還包括孩子、家庭、信仰、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想像。
作為一位婚姻及家庭治療師,我曾陪伴許多夫婦走過婚姻中的掙扎,也見證過某些婚姻在痛苦中結束,但也有一些婚姻,在最困難的時刻找回了彼此。
今天想與你分享三個值得在離婚前靜靜思考的問題。願你無論作出怎樣的選擇,心中都有一份平安。
一、我們之間真正發生了什麼事?
當關係變得疲乏、破裂、失望累積到無法承受時,離婚似乎成為一個「解脫」的出口。但在走向這個決定之前,或許我們可以誠實地問一問自己:「我們怎麼會走到這裡?」
這並不是要尋找誰對誰錯,而是試著看清楚,這段關係中是否有一些互動的模式,在不知不覺間將彼此推得越來越遠?
例如——
-
我是否在傷心時選擇沉默,而對方卻渴望交流?
-
我們是否長期讓外在的壓力(如工作、原生家庭、孩子)主導了彼此的情感連結?
-
我們是否都曾害怕表達真實的感受,反而用責備、逃避代替了坦誠?
我們的互動有沒有帶有彼此原生家庭的影子?
這些模式,如果不加以察覺,甚至在離婚後,你可能會帶著相同的情緒反應和行為模式進入下一段關係。所以,在這段婚姻結束之前,能夠真誠地反思自己在其中的角色與行為,是讓自己在未來避免重蹈覆轍的關鍵。
二、我是在焦慮中,還是在清晰中作出決定?
有時候,我們選擇離婚,並不是因為心中有平安的確信,而是因為內心的焦慮和恐懼讓我們覺得逃避或許是最輕鬆的選擇。當情緒仍然強烈,尤其是憤怒、失望、或心碎的時候,這樣的決定往往並非建立在清晰的認知之上,而是被痛苦和無助所推動。
這時,不妨問問自己:
如果我不再那麼憤怒,我還會想離婚嗎?
-
如果我不是那麼孤單,還會覺得這段關係沒有盼望嗎?
我想透過離婚來解決甚麼問題?那些問題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解決嗎?我試過所有方法嗎?
我是真的放下了這段婚姻,還是我只是想逃避傷痛?
上帝創造婚姻本是為了祝福與陪伴,而不是一場彼此傷害的拉鋸戰。但祂也明白我們的軟弱。祈禱、默想、安靜的時刻,可以幫助我們釐清:我所尋求的,是離開對方,還是找回自己?
三、我準備好面對離婚之後的生活了嗎?
離婚,不是終點,而是一個新的開始。它可能帶來解脫,但同時也會伴隨許多現實的挑戰:經濟壓力、生活安排、親職協調、社交關係的重建,甚至教會群體的回應。
如果你們有孩子,離婚後的教養責任,往往比婚姻中更需要成熟與合作。
我常對父母說:「夫妻關係可以結束,但為人父母的身分卻是永遠的。」你們未必能再做伴侶,但仍然可以學習成為一個合宜的「同工」,一同守護孩子的心靈成長。
預備自己,也是一種責任,更是一種溫柔的愛。對孩子,對對方,也對自己。
結語:選擇,是一段過程,不是一時衝動
我深信,每一段婚姻的故事,上帝都看得見,祂也與你同行。
離婚從來不是一個輕率的選擇,而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、充滿掙扎與禱告的過程。
你有權利尋求祝福與平安,不論是修復,還是結束;但願你所作的決定,是在誠實面對自己與對方之後,在神的同在中,找到的方向。
如果你正在這段路上感到孤單,請不要一個人走。尋找一位懂得聆聽、懂得尊重的輔導者同行,或許會讓你看見更多的可能與盼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歡迎與冼太聯繫,預約15分鐘免費諮詢:
Email: mrs.tobey.sin@gmail.com
Website: http://mrssinfamilytherapy.com
留言
發佈留言